医疗团队
就医指南
教学科研
新闻中心
院务信息
健康管理
党建工作
医疗服务集团
近日,我院收到数封来自患者的感谢信,述说着医患间的真情点滴。这些暖心的故事,虽有着不一样的人物和情节,却诠释了一样的信任与感恩,一样的责任和情怀。纸短情长,来看看这些“感谢”送给谁?
感恩,遇见“守护天使”
今年4月份,患者郑女士(化名)在妇科、胃肠外科接受治疗,向所在科室的郑秀英主任医师、黄振丰主任医师,戴圆圆副主任医师、黄扬克主治医师、妇科二全体护理团队成员以及手麻部的陈东东医师、董璐瑶护士表达感激与敬意。
术前,医护人员耐心细致地讲解,精心定制的手术方案,让她放下了心中的顾虑。术中,在患者血压突然骤降的危急时刻,医护人员力挽狂澜,凭借默契配合和精湛医术,成功完成手术。
术后,“这些‘天使’总会第一时间出现,给予我温暖关怀与专业护理。每次看到她们温暖的身影,我的心中总是充满感动”。
千言万语,难以表达心中的感谢!
感谢,所有的帮助
患者家属厉女士来信,她的婆婆在我院治疗期间,充分“感受到了瑞医医护的爱心、热心和耐心”,因而向肝胆胰外科张海峰主任、曾钰医生,胸心外科梁诚之主任、缪寿式医生、陈安格医生,以及张建海主任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赵仁国主任表达由衷谢意,“医生们手术技术高超,戴晓微科护士长和陈兵护士长带领的团队精心护理”。
在信中,厉女士特别提及整个手术过程让他们一家很是感动,“术前医生与我们家人(非医学背景人群)进行详细通俗易懂的谈话。手术期间得到了手术室周辉医生,周如聪护士长、候妙妙护士、徐慧聪护士、陈依婷护士的亲切照护,放下任顾虑和紧张,如她所说‘在手术室就像是睡了一觉,感谢这么多人对我的照顾!’”。
感激,托起生命的重量
蒋先生的父亲年逾九旬,曾因心脏问题多次入住我院心血管内科,在潘嘉西医生、王伟伟医生、胡燕护士等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与无私关怀下,一次次转危为安,延续宝贵生命。“从最初安装心脏起搏器,到后续更换电池,再到多次病情危急时的紧急抢救,每一次入院都牵动着全家人的心。幸运的是,在潘嘉西医生的全程主诊下,在科室全体医生、护士的细致照料中,父亲总能化险为夷,带着安心与希望康复出院。”
蒋先生表示,作为家属,他们深知高龄老人救治的难度与风险,但医护人员始终以精湛的医术、高度的责任感守护着他父亲的生命。潘嘉西医生的果断决策和耐心沟通、护士团队的昼夜看护,让他们倍感温暖。无论是病情解释、治疗方案制定,还是日常护理中的点滴细节,都展现着医者仁心的大爱与职业素养。
正是这份对生命的敬畏与坚持,让老人在老之年仍能享有尊严与健康!“感谢你们用双手托起生命的重量,用仁心点亮希望的灯火!”
感言,专业仁心创造“奇迹”
患者项老伯子女来信,向我院神经内科病区三的全体医护人员致以真挚谢意!
今年4月初,81岁的项老伯在外地旅游时突发脑溢血,在当地紧急治疗后转入我院神经内科病区三治疗,从入院那一刻起,林静主任、黄河医生及全体医护人员以专业救治、悉心照料与温暖关爱让他们感受到了医者仁心。
“每日仔细查房,密切监测病情变化,从用药调整到康复指导,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。记得父亲因语言功能受损而情绪低落时,她们总是耐心倾听、轻声鼓励,用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温和的态度缓解我们对后遗症的担忧。护士团队的付出同样让我们铭记于心,她们每天都会在与父亲聊天中,鼓励他进行康复训练,他们用行动诠释了‘三份治疗,七分护理’的真谛。”
现在项老伯康复良好,“言语清晰、肢体协调,重新回归了正常生活”,子女感言:这份奇迹的背后,是全体医护人员日以继夜的付出、是专业与仁心的交织、更是对“健康所系,性命相托”誓言的践行!
地址:瑞安市瑞枫大道168号
公交8、11、13、16、17、101、106路直达
地址:瑞安市万松路108号
公交1、2、6、9、12、15、3路夜间线、101(环线)路直达